美国作为联合国最大单一出资国,承担22%常规预算份额,却累计拖欠会费高达15亿美元。自特朗普重返白宫后,美国再未支付任何一笔会费,直接采取“断缴”态度。
美国政府公开理由是联合国效率低下、开支浪费,且经常与美方政策冲突。
美国的欠费行为并非首次。从上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开始,美国就将会费作为政治筹码,当联合国决议不符合其意愿时,就通过拖欠会费来施压。
中国虽未及时缴纳2025年会费,但历史上几乎每年都会在年末前结清。2024年约4.8亿美元的会费就是在同年12月底才划拨到账。
中国的延迟支付部分源于财政划拨周期考量,但更主要是借此表明对联合国会费分摊制度的不满,中国驻联合国代表戴兵明确指出,现行制度存在严重不公。
2025年中国会费比例从15.254%大幅升至20%,距离美国的22%仅差2个百分点,中国认为这并不合理,因为中美经济体量还存在明显差距。
中国主张会费比例应体现各国实际支付能力,而不是让发展中国家承担越来越重负担,目前格局是“越富有的国家付得越少,发展中的国家却付得越多”。
俄罗斯的情况则更为复杂。俄方面临西方制裁与高强度战争消耗的双重压力,财政赤字不断扩大,货币贬值压力加剧,外汇储备也有限。
俄罗斯需要履行约3.5亿美元的会费义务,虽然每年依旧努力结清,但支付时间点越来越晚,金额上也捉襟见肘。与美国的政治算计和中国推动制度调整不同,俄罗斯的不缴费更多是无奈之举。
截至9月中旬,联合国193个会员国中只有128国缴纳了当年会费,60多个国家仍未缴纳。 三大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同时欠费,导致联合国面临约24亿美元的经常预算缺口和27亿美元的维和预算缺口。
资金短缺已迫使联合国采取极端节流措施,总部电梯停了一半,夜间加班得摸黑关灯,甚至考虑将至少200名员工从日内瓦和纽约等高成本城市,迁往内罗毕等运营成本更低的地方。
维和部队的训练经费几乎见底,人道主义援助项目也难以维持。人权部门的预算仅占联合国总预算的4%,约1.42亿美元,仅够承担其三分之一的活动。
欧盟代表指出,这场危机“不是抽象问题,而是切实存在的运营风险”,不能将责任推给那些按时履行义务的国家。
秘书长古特雷斯推动了一系列改革措施,包括“UN80”改革倡议,旨在让联合国更加精简高效。除预算削减外,还将审查任务授权和进行结构性调整。
英法等国提出“一票否决权约束”提案,要求五常在涉及战争罪、种族屠杀等问题时,公开否决理由并接受联大审议。
这些改革举措暴露出联合国深层矛盾:美国既拒绝履行缴费义务,又不愿放弃否决权特权;中国支持改革但反对削弱否决权;俄罗斯则将否决权视为对抗西方的最后防线。
目前的预算削减计划将影响联合国和平与安全、人权和可持续发展三大支柱领域。但针对最不发达国家的项目将予以保留。
资金危机已经严重影响了联合国的全球运作能力。非洲等地区的救灾行动因总部邮件服务器卡顿受阻,全球公共服务能力持续弱化。
更深远的影响在于信任危机——128个已缴费国家质疑“出钱者无话语权”,发展中国家对体系公平性的信心不断动摇,这对多边合作机制构成严峻考验。
三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欠费状况叠加,直接导致联合国资金链断裂。本该到账的35亿美元会费仅收到一半,维和账户更是空缺27亿美元。
配资114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